红旗教师资格中学教育知识考点:科尔伯格的道德发展理论
发布时间:2021-07-26
红旗教师资格中学教育知识考点:科尔伯格的道德发展理论是什么?红旗专业的教师资格证培训学校告诉你!赶快来看!
科尔伯格的道德发展理论
1美国心理学家科尔伯格提出了人类道德发展的顺序原则,并认为道德认知是可以通过教育过程加以培养的。
科尔伯格研究道德发展的方法是两难故事法。
2.道德两难故事:海因茨偷药
欧洲有个妇女患了癌症,生命垂危。医生认为只有本城有个药剂师新研制的药能治好她。配制这种药的成本为400元,但销售价却要4000元。
病妇的丈夫海因茨斯到处借钱,可最终只凑得了2000元。海因茨恳求药剂师,他妻子快要死了,能否将药便宜点卖给他,或者允许他赊帐。药剂师不仅没答应,还说:"我研制这种药,就是为了赚钱。
海因茨别无它法,利用晚上撬开药剂师的仓库门,把药偷走了。
道德两难故事:海因茨偷药
问题:海因茨该不该偷药?为什么?
海因茨是对的还是错的?为什么?海因茨有责任和义务去偷药吗?
人们竭尽所能去挽救另一个人的生命是否很重要?为什么?
.
3.三水平六阶段
根据儿童对各个问题的回答,以及这种回答所提供的理由,科尔伯格将儿童的道德发展划分为三个水平,六个阶段。
(1)前习俗水平(9岁以前)(2)习俗水平(9-20岁)
(3)后习俗水平(20岁之后)
(1)前习俗水平(9岁前的大多数)
第一阶段:服从与惩罚的取向阶段
儿童评定行为好坏着重于行为的结果,认为受赞扬的行为就是好的,受惩罚的行为就是坏的。
第二阶段:相对功利取向阶段
儿童评定行为的好坏,主要看是否符合自己的要求和利益。所以第二阶段的观点经常被视为道德相对主义。
(2)习俗水平(20岁前的大多数)
第三阶段:寻求认可取向阶段
儿童认为:凡取悦于别人,帮助别人以满足他人愿望的行为是好的,否则就是坏的(他们的推理受众人的共同愿望和一致意见决定)
第四阶段:遵守法规取向阶段
儿童认为,正确的行为就是尽到个人责任,尊重权威,维护社会秩序,否则就是错误的(他们已经意识到良心与社会体系的重要性)
(3)后习俗水平(20岁以后的部分人)
第五阶段:社会契约取向阶段
儿童认为,道德法则只是一种社会契约,可以改变,不能以不变的规则去衡量人。
第六阶段:普遍伦理取向阶段
儿童已具有抽象的以尊重个人和个人良心为基础的道德概念。认为个人一贯地依据自己选定的道德原则去做就是正确的。
三水平六阶段理论
注意:研究表明,大多数9岁以下的儿童以及少数青少年处于前习俗道德水平;大部分青年和成人都处于习俗水平;后习俗水平一般要到20岁以后才能出现,而且只有少数人才能达到。
4.理论启示
根据科尔伯格的道德发展阶段理论提高儿童的道德判断能力。
(1)由于儿童道德判断和推理的阶段性,教师对儿童的道德思维和行为水平的预期应该符合儿童的年龄,对于处于不同阶段的儿童道德教育的内容和方法应该有所不同。
(2)开展道德两难故事讨论,用矛盾的观点看待道德情境,有利于儿童道德推理能力的发展。
(3)按照“加一原则”提升儿童的道德推理水平。
(4)及时进行道德教育。
三、体谅模式(略)
四、社会模仿模式(略)五、价值澄清模式(略)
以上就是由红旗专业的教师资格证培训学校给你带来的分享:红旗教师资格中学教育知识考点:科尔伯格的道德发展理论,希望对你有帮助!